“胃”爱行动,健康“肠”伴
——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健康与管理系2025年国际护胃日倡议书
2025年4月9日是第20个国际护胃日,今年的主题为“胃爱行动,健康肠伴”。作为健康领域的践行者与倡导者,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健康与管理系始终秉持“守护全民健康”的理念,呼吁全体师生及社会公众共同关注胃健康,从日常点滴做起,为生命筑牢“胃”基防线。
一、现状警示:胃病高发,年轻群体不容忽视
全球范围内,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。据统计,我国胃病发生率高达85%,23-34岁慢性胃炎患者比例逐年攀升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饮食不规律、高盐高脂饮食、熬夜压力等问题,正在加速胃黏膜损伤,甚至诱发胃癌。胃癌作为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,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2%(WHO2023),且晚期患者生存率仅20%。这些数据警示我们:护胃行动刻不容缓!
二、“胃”爱行动:从认知到实践
1.科学认知胃功能
胃被形象地比喻为“人体搅拌机”,通过贲门、胃底、胃体、幽门等结构完成食物的储存、研磨与消化。黏膜层分泌的胃酸和消化酶是消化核心,但长期受刺激(如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酗酒)会导致炎症甚至癌变。
2.远离高危因素
● 饮食陷阱:减少腌制食品(含亚硝酸盐)、烧烤、过烫食物的摄入,避免空腹饮酒或饮用浓茶、咖啡;
● 习惯纠偏:摒弃暴饮暴食、三餐不定时、深夜高热量加餐等行为,减轻胃负担;
● 情绪管理:焦虑、压力过大会扰乱胃酸分泌,可通过运动、冥想、社交等方式缓解。
三、警惕胃病危险信号:别让“小症状”酿成“大隐患”
胃病早期症状常被忽视,但若出现以下信号,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:
1.常见信号
● 消化不良:餐后饱胀、频繁嗳气、反酸烧心,尤其夜间加重;
● 食欲异常:突然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,伴随体重莫名下降;
● 疼痛不适:上腹部隐痛、钝痛或灼烧感,可能提示胃炎或溃疡。
2.隐匿信号
● 排便异常:大便溏稀与便秘交替出现,或出现黑便、柏油样便,可能为胃出血征兆;
● 贫血乏力:面色苍白、疲劳无力,可能与长期慢性失血或胃癌相关;
● 吞咽困难:进食时胸骨后梗阻感,可能提示贲门或胃部病变。
3.高危信号
● 呕血或黑便:直接提示消化道出血,需紧急就医;
● 持续消瘦: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10%,可能与胃癌进展相关;
● 幽门螺杆菌感染:长期未根除者,胃癌风险增加4-6倍,需及时检测并根除治疗。
四、护胃小贴士:健康常伴的5个关键词
1.规律三餐:定时定量进食,早餐不可省,晚餐宜清淡且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;
2.细嚼慢咽:每口咀嚼20次以上,减轻胃研磨负担,避免吞咽空气引发胀气;
3.饮食均衡: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(如南瓜、菠菜),减少油炸、高糖食品;
4.戒烟限酒: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,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,需严格限制;
5.定期体检: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不适症状也要行胃镜筛查,初次检查无异常者每2-3年复查一次,有异常者遵医嘱定期复查。
胃是情绪的“晴雨表”,也是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2025年国际护胃日,让我们从一餐一饭、一举一动开始,用科学方法守护胃部健康。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健康与管理系愿与大家一起护“胃”平安,携手“胃”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