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24级中药学2班的张欣,暑假期间,我怀着满腔热忱回到了我的家乡,参加2025年“引凤回巢”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其中我非常荣幸被济阳区医疗保障局的办公室文秘岗录取。
在7月16日,我很荣幸参加了启动仪式,在启动仪式中各位领导人的谆谆教诲,激励着青年才俊在火热实践中淬炼成长,为家乡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动能。我也明确了要求与安全规划,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。

“故乡是起点,亦是归宿”。7月18日上午,我参加了“回家乡 看发展“大学生感知行(经济发展专场活动),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。活动首站来到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化产业合作区展厅,听取讲解员进行情况介绍,详细了解企业发展、科研项目、营商环境等情况,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在产业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巨大潜力。第二站来到山东达沃智慧产业园,参观了联通北方客服中心项目以及青年步行街、青年运动公园等配套服务设施,听取了青年友好型园区建设情况的介绍。我深刻感受到家乡产业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浓厚的创新、青春氛围,作为家乡人倍感自豪。最后一站,在山东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见到了省级乡村好青年杜帅,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,深入了解了他创业发展的过程。并参观了移动智能太空舱生产流程,详细了解三友雕塑“文旅+雕塑”的业务发展模式,感受到新时代青年扎根家乡、创新创业的蓬勃力量。


“根之所系,魂之所依”。 7月24日下午,我参加了“回家乡 看发展”大学生感知行历史文化专场活动,踏上了一场寻根溯源的文脉探索之旅,沉浸式感受千年济水的文明滋养与家乡文化的蓬勃生机。首站抵达济水韶音博物馆。在近一小时的参观中,我跟随专业讲解,以“看的见山、望的见水、记的住的乡愁”为主线,依次参观了黄河历代的演变、闻韶古镇的历史以及近代农业、农村的发展变化。一幕幕鲜活的场景,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,唤醒了血脉深处的乡愁记忆,深刻体会到济阳文化源流的悠远与厚重。行程第二站来到了济阳区博物馆,在这座城市的历史殿堂里,我依次踏进济阳名人展、馆藏石刻展、刘台文物展、乡愁记忆展等展厅,系统了解了济阳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。我不仅为家乡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所震撼,更惊叹于其在保护传承中焕发出的时代新韵,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。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是用脚步丈量了家乡的文化地标,更是用心感知了济阳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,深化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

随着假期的进行,我不仅体会到家乡的广阔发展前景,还学会了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高效。在济阳医疗保障局作为一名协助开展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志愿者,我主要负责文件整理、资料归档等基础性事务。 虽然这些工作看似简单,但每一项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。 例如,在整理文件时,我需要确保每一份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工作效率,更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。在这个过程里让我也更加明白了“工匠精神”的真正含义——那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专业和细致的态度,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,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,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,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